一 . 在镀膜过程中,膜厚读数有大的跳动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由于晶振片损坏,模式跳跃 | 1. 更换新的晶振片 |
2. 膜料应力大导致所镀膜层从晶振片表面剥离,翘层。 | 2. 更换新的晶振片 |
3. 来自蒸发源(坩埚)的微颗粒或“溅物”,“杂质”打击到晶振片。 | 3. 镀膜前对蒸发源的材料杂质彻底清理,预融时延长挡板打开时间。 |
4. 晶振片的基座(探头帽)的表面有小颗粒或有外来微粒(基座不正常)。 | 4. 弱酸清洗或抛光基座表面,安装晶振片接触底座。 |
5. 小块材料落在晶振片上(晶振片一面是面向蒸发源的) | 5. 检查晶振片表面有无颗粒杂质,用清洁的气体吹净 |
二 . 镀膜过程中,在晶体寿命正常结束前,晶体停止振荡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来自蒸发源的微粒或“溅料”“杂质”打击晶体。 | 1. 镀膜前对蒸发源的材料杂质彻底清理,预融时延长挡板打开时间。 |
2. 晶振片基座(探头帽)上膜料厚积,掩盖了晶振片露出的监测孔。 | 2. 弱酸清洗晶振片基座(探头帽) |
3. 存在电路短路或开路 | 3. 用万用表检查传感器电缆到膜厚仪中间,电缆松动,各连接件的接触,接触弹片,传感器内部连接线以及馈入件的电连通。 |
4. 检查由于高温产生的电路短路或开路 | 4. 见上面 3 |
注意:晶体寿命与镀膜过程中膜料,蒸发源的热辐射,位置,以及残留气体的成分有很大关系。
三 . 晶体不振荡或间歇振荡(在真空或大气中)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弹片与晶振片之间间歇接触或接触不良(接触点氧化)。 | 1. 用万用表检查电连通情况,阻值应小于 1 欧姆,清洗弹片接触点。 |
2. 弹片已经失去弹力,变形,或断脚现象,以及弹片与陶瓷圈之间松动。 | 2. 将弹片扳弯角度大约 45 度,或者更换新的陶瓷三角片。 |
3. 来自蒸发源的 RF 干扰。 | 3. 检查接地线,使用符合 RF 接地的接地铜带,改变仪器与振荡器的位置,远离 RF 电源线,将仪器连接不同的供电电源。 |
4. 电缆 / 振荡器没有连接好,或者连接到错误的传感器输入端。 | 4. 检查连接和与编程的传感器参数相关的输入是否正确。 |
备注:接触弹片,陶瓷三角片(陶瓷底圈)使用约 4000 次,就要更换。不应等到断脚,或者松动严重,陶瓷破损才更换。
四 . 晶体在真空中振荡,但大气中停止振荡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晶振片接近于它的终止寿命;打开至空气中导致膜层氧化,增大膜层的应力。 | 1. 更换新的晶振片 |
2. 破真空时,大量的潮气聚积在晶振片表面,经过晶振片的冷却水流量小或冷却效果不好。 | 2. 在系统破真空前,延长冷却时间;定期保养冷却水管,弱酸或压缩空气疏通内壁水垢。 |
五 . 晶体中大气中振荡,但在真空中停止振荡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该现象为探头基座 ( 单探头,多探头一样 ) 内部接触弹片变形,断裂,或者接触不良,不是晶振片不良。 | 1. 检查晶振片探头接触部位,更新或者用镊子扳动,使之接触良好。 |
2. 离子源中和未调节好,导致过量的带电离子瞬间击穿晶振片,在晶振片表面形成点击花纹。 | 2. 调节中和器,使带电离子充分被中和为分子。 |
六 . 热不稳定性:膜厚读数在蒸发源升温过程中(通常导致膜厚读数减小)和终止镀膜后(通常导致膜厚读数增大)有大的变化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冷却水不符合要求 / 冷却水温度过高 | 1. 检查冷却水流量,保持冷却水温度低于 25 度。 |
2. 过多热量输入晶振片 | 2. 来自蒸发源的热辐射,移动传感器远离源,或使用高温探头,热稳定性较好。 |
3. 晶振片没有正确放置到基座上,底部有杂质颗粒或放置倾斜。 | 3. 清洗或抛光晶振片基座,清理底部残留杂物。 |
4. 从冷却水管到探头部位的热传输差 | 4. 打开真空连接法兰,更换新的冷却水管;如无新水管,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,冷却水管与晶振探头之间用单层铝箔包住,起到隔热效果。 |
5. 晶振片被高能电子束击加热 | 5. 使用高温晶振片探头。 |
七 . 膜厚的再现性差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可变的离子源束流分布 | 1. 移动晶控探头至更接近中心位置,更可靠的取样 ( 镀粒 ) |
2. 扫描束斑,坩埚位置,可能从上次的镀膜后电子束与坩埚位置已变 | 2. 位置不变的扫描频率,手动调节光斑位置,检查坩埚位置是否正确。 |
3. 膜料不能吸附在晶振片上 | 3. 确保晶振片表面清洁,避免手指接触,使中间有附层。 |
4. 镀膜速率周期性变化 | 4. 检查功率和速率是否匹配,材料是否有杂质。 |
八 . 终止镀膜后,膜厚有大的偏离(密度为 5g/ml 时大于 200 埃)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由于热接触差,晶体被加热 | 1. 清洗或抛光晶振片基座表面 |
2. 外磁场干扰传感器的磁场,如离子源 | 2. 旋转传感器磁场至正确位置的方位尽量远离磁场 |
3. 晶振片子镀膜过程中出现了负跳现象 | 3. 更换新的晶振片 |
九 . 双晶体或多晶体转换问题(不转换或不对准孔径中心)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无气源,或气动压力不足 | 1. 将供气压力调整于 80-90PSIG |
2. 镀膜材料聚集在盖上,使操作受阻 | 2. 按保养要求清除聚集材料 |
3. 准直不正确 ( 主要为多探头 ) | 3. 重新准直 |
4. 0.0225’直径小孔未安装于电磁阀的供气一侧 ( 主要为多探头 ) | 4. 安装小孔,按多探头安装说明书重新安装 |
十 . 晶体安装,读数始终不变,镀膜过程中不下降,不提示
原因分析 | 解决方法 |
1. 探头连接断路 | 1. 用万用表测量 , 振荡器前端电压值根据说明书量得 3.3V,4.7V 或 5.3V;振荡器到探头部分量电阻,应小于 1 欧姆。 |
2. 振荡器损坏 | 2. 更换新的振荡器 |
3. 晶控系统故障 | 3. 关闭电源,重启电脑和膜厚控制仪;若不能解决,重新安装系统驱动 |